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曲谱 曲谱
单簧管波尔卡_单簧管波尔卡演奏
tamoadmin 2024-09-23 人已围观
简介1.练好单簧管波尔卡需要多长时间2.什么是波多卡3.小学二年级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课件三篇4.求单簧管调的经典曲子(最好含谱)5.单簧管有哪些著名曲目?比如波兰的那首叫什么?6.波尔卡代表爱情吗7.单簧管能演奏的经典曲目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自制的打击乐器一套(筷子每人两把,每把筷
1.练好单簧管波尔卡需要多长时间
2.什么是波多卡
3.小学二年级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课件三篇
4.求单簧管调的经典曲子(最好含谱)
5.单簧管有哪些著名曲目?比如波兰的那首叫什么?
6.波尔卡代表爱情吗
7.单簧管能演奏的经典曲目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乐器演奏乐曲。
2.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自制的打击乐器一套(筷子每人两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摇铃、易拉罐做的响筒各一个),“单簧管波尔卡”音乐节奏图,写有三种节奏型的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教室
幼儿集体听音乐,跳舞蹈进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乐结束。
二、复习已学过的节
出示写有节奏型的卡片,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
(节奏让幼儿动脑筋,可用古诗“静夜诗”、“悯农”等念出这种节奏型)
三、新课――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1.师:小朋友节奏拍得真好!下面请你们听一首音乐(放“拔根芦柴花”音乐)。
提问:这首音乐好听吗?(好听)
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拔根芦柴花)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的做动作)
提问: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节奏?(2/4拍)
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活泼、快乐,就像过年一样的热闹、舒服……)
2.师:今天老师教小朋友演奏这首音乐,先听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乐)
提问:哪个小朋友能拍出这段音乐的节奏?(让个别幼儿练习拍节奏×××|×××|)请某小朋友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一部分的.音乐让幼儿练习)
师:继续听音乐的第二部分,听听我们拍什么节奏?(放第二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 ××|×× ××|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大家一起听音乐的第三部分?听听拍什么样的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听完音乐后让幼儿拍出××|××|××|节奏,请一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拍节奏。(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小朋友节奏拍得真好!老师把你们拍的三种节奏型写在纸上,现在请小朋友拿起我们喜欢敲的筷子跟着音乐演奏一遍。(放“拔根芦柴花”音乐,出示图――老师指挥幼儿看三种节奏型演奏)
师: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茶杯,自制的响筒、摇铃,让幼儿说出自制乐器名称)
师:对了,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响筒、摇铃。这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小茶杯,今天就用我们自己做的小乐器演奏这首音乐,幼儿听音乐分别用响筒、摇铃、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乐。
师:第二段音乐我们要分组演奏,先用响筒演奏音乐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最后两小节大家合奏。
师:我们学会了合奏,分组演奏,现在我们完整演奏这首曲子,第一段音乐合奏,第二段音乐分组演奏,第一部分用响筒演奏,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摇铃演奏,第二段音乐最后两小节大家合奏。
让幼儿练习演奏两遍。
四、跳“单簧管波尔卡”舞。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强弱、快慢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吧!请你们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学一学这些美丽的花和枝条在音乐声中跳舞的样子,音乐一样的地方做一样的动作,音乐不一样的地方做不一样的动作。(最后,老师同幼儿一起随欢快音乐出教室)
练好单簧管波尔卡需要多长时间
第一级《二月里来》、《秋收》
第二级《牧羊姑娘》、《草原歌声》
第《新疆舞曲》
第四级《回旋曲》
第五级《苏北调变奏曲》.《单簧管波尔卡》
第六级《迎新春舞曲》、《牧马之歌》
第七级《小协奏曲》《库尔宾斯基协奏曲》《克拉玛协奏曲》
第八级《A大调协奏曲》《第一协奏曲》
第九级《帕米尔之音协奏曲》《第二协奏曲》《斯波尔第一协奏曲》《罗西尼引子·主题与变奏》
文凭级《登山》、《萨丽哈最听的话》《茶花女幻想曲》
什么是波多卡
能吹成的话大约20天左右,想正确的吹好大约1个月左右,波尔卡,这个曲子很欢快,手指既要松弛又要有弹力,手指的运用要和舌头运动配合默契,1个月是可以的,但想要真正的吹好得超出1个月,是2个月之内,望纳
小学二年级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课件三篇
://baike.baidu/view/21328.htm
Polka
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子的对舞。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都认为它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19世纪30年代流行于捷克农村的一种波尔卡节奏的舞蹈的舞步为波尔卡提供了基础。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地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主要的舞步有两种:一种是单足弹跳步,可以前进、后退或旋转,称为波尔卡步;另一种是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的动作。1840年,波尔卡由专业舞蹈家带到巴黎,在奥德翁剧院表演;巴黎的舞蹈大师们又把它改编成一种有5个花样(见乡村舞)的舞蹈,深受公众喜爱。1844年,巴黎的舞蹈教师拉里乌斯把它带到伦敦,又传遍英国,从温莎城堡到小城镇的舞会上都在跳波尔卡。与此同时,巴黎和伦敦的剧院中陆续出现了一些表演性的变体。F.切里托和A.圣-莱昂所创作的一种3/4拍子的变体称雷多瓦舞,也很有名。作曲家B.斯美塔纳的《被出卖的新娘》和J.魏恩贝格尔的《风笛手什万达》等歌剧中也都运用了波尔卡舞。
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盛行于19世纪的欧洲各地。特点:二拍、快速、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最先将此种舞曲形式用于器乐和歌剧创作的是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斯美塔那(如其创作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
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
波尔卡是Polka 这个词的音译,它是从波西米亚语“半”字演变而来,意思是说这种舞的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描述的是一只脚与另一脚之间按2/4拍子飞快交替。从这点上,也可以想象出波尔卡是一种活泼的舞蹈。
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地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主要的舞步有两种:一种是单足弹跳步,可以前进、后退或旋转,称为波尔卡步;另一种是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的动作。
波尔卡本是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尽管它应该是由捷克民间舞发展过来的,但波希米亚的史学家们却认为它是一位农家少女在星期日为了自娱而发明的。1833年,波尔卡首次进入布拉格舞厅。1840年,布拉格的舞蹈教师在巴黎表演波尔卡一举成功,从而使波尔卡一下子闯进了巴黎的沙龙和舞厅。一场来势迅猛的波尔卡热唤起了许多与跳舞无缘的青年人。所有的舞蹈院校一齐上阵教授波尔卡,但照样不能满足人们的学舞要求。
19世纪中叶,波尔卡传到英美,与华尔兹一道取代了乡村舞和科蒂林舞。波尔卡热使得其它中欧舞蹈也开始流行,如舞步相对比较简单易学的加洛普、波洛奈兹、雷多瓦、玛祖卡、斯科蒂克等。加洛普的舞步与华尔兹、波尔卡相似,但节奏与波尔卡相近,是2/4拍,舞伴们舞步迅疾,只偶尔才有些旋转。波洛奈兹的主要牲是3/4拍,速度适中。它是庄重雄伟的队列舞蹈,常用于化装舞会的开场。但可能正是由于它的队列形式,所以一直没有在以对舞为主的舞厅里流行起来。波希米亚的雷多瓦是由追赶步、普通华尔兹步和两速华尔兹步三种基本步伐构成的。它的音乐用的是慢速华尔兹。玛祖卡原是波兰民间舞,使用华尔兹音乐,但第二或第三拍上常有重音。舞步包括跳步、滑步与脚跟相击等三种基本成分,动作组合比较复杂。斯科蒂斯克是德国民间舞,由滑步和跳步两种舞步组成,节奏为2/4和4/4拍子。由于这些舞蹈的流行和普及,舞厅里还出现了一些由上述舞蹈按不同顺序、不同比例组合起来的舞蹈,大大丰富了舞厅舞的品种和样式。
但是任何舞蹈都难免有兴有衰。波尔卡即使是中欧舞蹈中寿命最长者,也难免终有一落。20世纪的拉格泰姆、爵士等新型舞蹈以其崭新的活力和面貌压倒了波尔卡。如今在波兰以外的国土上,我们只能在美国的波兰移民范围中和在一些古典芭蕾舞剧里一睹波尔卡的风。波尔卡已不再流行于舞厅中了。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 、 《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 《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baike.baidu/view/683462.htm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起源
[编辑本段]
“波尔卡”一词在捷克语中为“半步”,描述的是一只脚与另一脚之间按2/4拍子飞快交替。它本是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尽管它应该是由捷克民间舞发展过来的,但波希米亚的史学家们却认为它是一位农家少女在星期日为了自娱而发明的。
1833年,波尔卡首次进入布拉格舞厅。1840年,布拉格的舞蹈教师在巴黎表演波尔卡一举成功,从而使波尔卡一下子闯进了巴黎的沙龙和舞厅。一场来势迅猛的波尔卡热唤起了许多与跳舞无缘的青年人。所有的舞蹈院校一齐上阵教授波尔卡,但照样不能满足人们的学舞要求。
19世纪中叶,波尔卡传到英美,与华尔兹一道取代了乡村舞和科蒂林舞。波尔卡热使得其它中欧舞蹈也开始流行,如舞步相对比较简单易学的加洛普、波洛奈兹、雷多瓦、玛祖卡、斯科蒂克等。加洛普的舞步与华尔兹、波尔卡相似,但节奏与波尔卡相近,是2/4拍,舞伴们舞步迅疾,只偶尔才有些旋转。波洛奈兹的主要牲是3/4拍,速度适中。它是庄重雄伟的队列舞蹈,常用于化装舞会的开场。但可能正是由于它的队列形式,所以一直没有在以对舞为主的舞厅里流行起来。
波希米亚的雷多瓦是由追赶步、普通华尔兹步和两速华尔兹步三种基本步伐构成的。它的音乐用的是慢速华尔兹。玛祖卡原是波兰民间舞,使用华尔兹音乐,但第二或第三拍上常有重音。舞步包括跳步、滑步与脚跟相击等三种基本成分,动作组合比较复杂。斯科蒂斯克是德国民间舞,由滑步和跳步两种舞步组成,节奏为2/4和4/4拍子。由于这些舞蹈的流行和普及,舞厅里还出现了一些由上述舞蹈按不同顺序、不同比例组合起来的舞蹈,大大丰富了舞厅舞的品种和样式。
但是任何舞蹈都难免有兴有衰。波尔卡即使是中欧舞蹈中寿命最长者,也难免终有一落。20世纪的拉格泰姆、爵士等新型舞蹈以其崭新的活力和面貌压倒了波尔卡。如今在波兰以外的国土上,人们只能在美国的波兰移民范围中和在一些古典芭蕾舞剧里一睹波尔卡的风。波尔卡已不再流行于舞厅中了。
一些区别
[编辑本段]
圆舞曲(Waltz)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圆舞曲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秦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突出,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淄河》 、韦伯的《邀舞》等。
波尔卡(Polka)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组成,一般为二拍子。
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进行曲的实用目的是统一行进着的队列的步伐和速度,同时也可以创造一定的情绪和气氛。此外进行曲的速度为中速,也有因内容和用途不同而快速或慢速的。其特点为:强调强拍,节奏明显,旋律鲜明,乐段结构方整,常用偶数拍子。进行曲最初主要用于军队的行军,阅兵,凯旋等。17世纪起,进行曲也被作为音乐作品的体裁,并运用到其它场合。根据用途,进行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军队进行曲”,曲调激越昂扬,威武雄壮,用管弦乐队或钢管乐队演奏,并广泛使用打击乐器。例如苏萨所作各种进行曲。舒伯特所作《军队进行曲》3首,可供多种不同组合的乐器演奏,是最通俗的进行曲之一。2.“婚礼进行曲”,速度一般较快,表现欢乐的气氛。例如门德尔松所作《仲夏夜之梦》中的《婚礼进行曲》 。3.“丧礼进行曲”,速度较慢,常用小调,情绪沉郁哀伤。例如贝多芬所作《英雄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肖邦所作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其他尚有“凯旋进行曲”,“祝典进行曲”等。进行曲的速度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慢速进行曲”,每分钟75拍;“快速进行曲”每分钟约108-128拍;“急速进行曲”,每分钟约140-160拍。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
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曲,作于1858年,管弦波尔卡舞曲。又译为《叽叽喳喳波尔卡》或《叽叽嘎嘎波尔卡》。全曲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妇女们嚷着、笑着和愉快地闲聊时的情景,是作者的波尔卡舞曲中较为流行的一首。
曲用复三部曲式,降A大调,快板,2/4拍。在三小节引子之后,用顿音奏法呈示出跳跃的主题。 这一用倚音构成的主题旋律轻巧而略带诙谐,生动而逼真地刻画了一群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形象。之后乐曲以这一主题为基调,频繁地用了倚音、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技巧,维妙维肖地描绘了妇女们快活的说笑声。最后,乐曲在欢快而幽默的气氛中结束。
舞曲旋律
[编辑本段]
波尔卡是十九世纪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民间舞。波尔卡在波希米亚语中是“半”字的意思,说明这种舞的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从这点上,也可以想象出波尔卡是一种活泼欢快的舞蹈。
《单簧管波尔卡》的旋律来自民间,经波兰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为一首单簧管独奏曲,受到人们欢迎。从技巧上看,它并不难,但能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因此,不论是专业或业余的单簧管演奏者都喜欢演奏它。
《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单簧管独奏曲。本曲为回旋曲式,在钢琴奏出的三个响亮有力的和弦之后,单簧管以坚定明亮的音色,快速地奏出这第一主题:1=bB 2/4旋律先以主和弦上行的琵音进行,然后以属七和弦下行的琵音结束,使音乐非常有生气。在这个主题反复一次后,出现了第二个主题。1=F 2/4这个主题的调性从bB大调转到F大调,在旋律上虽然和第一个主题没有十分明显的对比,但三连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更加活跃。按着第一个主题再次反复出现,然后出现第三个主题1=bE 2/4 这个主题曲四个乐句组成,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在调性上也从bB大调转为bE大调,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第一主题又一次出现,结束乐曲。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盛行于19世纪的欧洲各地。特点:二拍、快速、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
单簧管—别称:黑管,或克拉管(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常见的调:降B调和A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组D-小字三组F。实用音域:小字组D_小字三组。
结构组成:哨头(单),小筒,主体管(两节),喇叭口,和机械音键系统。乐器特色: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单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装拆的喇叭口,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
在吹口处固定一个,吹奏者通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乐器芦笛演变而来。 现代的单簧管是德国笛子制作人约翰·丹纳)在1690年发明的,此后屡经改进,最终由德国长笛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定型。单簧管除降B调外,常用的还有降E调小单簧管和音区向下延伸的中音单簧管、巴塞特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最低音单簧管等。传统上,单簧管是木制的,考究的单簧管一度是用象牙制作的,但如今已普遍用塑料制作。单簧管的性能十分灵活,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独奏极富表现力。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响乐中用单簧管的作曲家,他觉得这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
最早为人所知的单簧管音乐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罗杰(Estienne Roger)出版的曲集内(1716年再版,尚有藏书)。从大约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弦乐队用。现代单簧管则是在1800-1850年发展而成的。
单簧管族的其他乐器有:(1)最高音单簧管:有F、bE、D3种调,比常规bB 调单簧管分别高五度、四度、三度,以bE调为常见,在军乐队中它是必备的乐器。(2)中音单簧管:有bE与F调。另约制于1760年的巴塞特单簧管,改良的巴塞特单簧管为F调,比bE调单簧管高一个音,外形很略小的低音单簧管,喇叭口朝上。
(3)低音单簧管:比单簧管低八度,外形似萨克斯管,哨嘴管弯曲,喇叭口朝上,记谱用低音谱表。Л.И.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中有出色的谱例。 (4)倍低音单簧管,bB调,比低音单簧管低一个八度,是军乐队的标准乐器。
舞曲作家
[编辑本段]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 、 《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 《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求单簧管调的经典曲子(最好含谱)
#课件#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 考 网整理分享的小学二年级音乐《单簧管波尔卡》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木管乐器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式和波尔卡。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单簧管的音色及表现力。
3、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乐曲3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轻轻地,我们推开了音乐小屋的门,小屋里正上演着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呢!今天的主角是谁啊?推开门,一起去看看。(播放PPT)。
师:哦,原来今天是木管乐器的专场呢!对了,同学们,你们谁认识我们的木管乐器啊?说说我们学过的乐器中谁是木管类乐器呢?
生: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木管家族的成员吧!(出示PPT,木管类乐器的分类)。
木管类乐器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师:木管家族的成员们看到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来看她们,想在音乐会开始之前,和我们来做个游戏,它们每个都身怀绝技,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听声音找到它们。(出示连线PPT)。
师:(播放双簧管演奏歌曲)大家觉得刚才的这首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优美的、温柔的。
师:那你能给它和自己的照片连上线吗?(生连线“双簧管”)。
师:(播放长笛演奏歌曲)和双簧管比,你觉得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区别?
生:稍微的欢快了一些,音色更加抒情了。
师:老师认为长笛的音色,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师:帮它找到自己的照片吧。
(生连线“长笛”)。
篇二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感受波尔卡舞蹈欢快流畅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
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学一学
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
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ZUI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4、学生创作图形谱。
5、演示图形谱。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ZUI深的情感和ZUI美好的祝愿。
五、ZUI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下课)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情绪。
2、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分辨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分乐段聆听后让学生通过图解为乐曲分段。
教具准备:PPT、钢琴、卡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杨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去欧洲的波兰去旅游,但是啊出发之前,我们要收拾一下行囊,整理一下心情准备快乐地出发吧!聆听——A段
三、分乐段学习乐曲
1、A段的认识
师:刚才这段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心情呢?(生:开心、快乐…)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调整好心情了。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欢快地心情,在音乐小火车的带领下高兴地出发吧!——A段
师:小火车欢快地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奔跑着,我们也一起来给它加加油吧!我们做一个接龙游戏,我拍红色字体的节奏,你们来拍黑色字体的节奏。
师:(点评)小朋友们拍的真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接龙游戏——拍一拍。——A段师生接龙
师:小火车跑的很开心现在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我们用耳朵来把他们找出来,当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你就拍出来表现它,说明你已经找到他了,看看谁的小耳朵ZUI聪明。
——听全曲
2、揭示课题
师:其实呀我们刚刚听的这首好听乐曲,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认识的乐曲,我们一起来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它叫什么名字为好呢?A、《笛子波尔卡》B、《单簧管波尔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乐曲叫《单簧管波尔卡》,是由波兰的作曲家普罗修斯所创作。——贴课题在黑板上单簧管之前我们学习过《加伏特舞曲》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单簧管,他又叫黑管,波尔卡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活泼的舞蹈名称。——点PPT
3、B段认识
(1)、师:由于欧洲距离我们中国很远很远,所以我们这次旅行路途非常的遥远,要经历许多各式各样的地方,刚才我们小火车就欢快地在辽阔平原上奔跑着,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小火车又行驶在什么地方呢?——听B段
生:
师: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2)、生画图形谱(其他小朋友用手指在空中也跟着一起画图形谱)
(3)、自主创编舞蹈
3、C段认识
(1)师:小火车爬行完一座座大山之后,现在小火车要钻进隧道了,小火车在钻进隧道之前啊它要发出WU……警示人们,我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火车是怎么叫的?
(2)模唱旋律
四、全曲欣赏
1、聆听全曲,揭示乐曲结构。
小火车这一路经过了3段不同的路段,是哪三段呢?
生:1段在平原上欢快的奔跑2段是小火车爬山岗,3段是穿行隧道。我们把这三段音乐取一个名字,把他们区分开来,A、B、C你们能区分开吗?我们现在玩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分组进行,当你听到音乐的时候就起立,做相应的动作,并一名派代表到黑板上贴相应的,第一大组听A段,第二大组负责听B段,第三大组负责听C段,用歌声来模仿小火车的行驶。大家都清楚自己的游戏规则了吗?大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你已经听出来了。
2、拓展欣赏波兰美景
师:我们这次旅行经过了A段的平原奔驰,再到B段的爬山行驶,然后到C段穿隧道,ZUI后到达终点站波兰了。让我们一起看看美丽的波兰吧!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单簧管波尔卡》,还欣赏了美丽的波兰,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开着小火车走出教室吧!
单簧管有哪些著名曲目?比如波兰的那首叫什么?
单簧管波尔卡(经典)
帕米尔之音(悠扬,缓慢)
A大调协凑曲(庄重)
韦伯第二协奏曲(有一点点难)
引子、主题与变奏(有些激昂)
小步舞曲(优雅)
祝生活愉快! O(∩_∩)O哈哈哈~
波尔卡代表爱情吗
主要曲目有《莫扎特A大调协奏曲》《韦伯第一协奏曲》《韦伯第二协奏曲》《尼尔森协奏曲》《斯特拉文斯基三首小品》《竞赛独奏》《德彪西第一狂想曲》《施波尔协奏曲》《普朗克奏鸣曲》《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勃拉姆斯第二奏鸣曲》等 曲子太多了。强烈建议学单簧管
《单簧管波尔卡》的旋律来自民间,经波兰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为一首单簧管独奏曲,受到人们欢迎。从技巧上看,它并不难,但能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因此,不论是专业或业余的单簧管演奏者都喜欢演奏它。
单簧管能演奏的经典曲目
代表
波尔卡通常被用来表白使用,可以代表爱情。
“波尔卡”是起源于捷克民间的一种二拍子的快速的圆圈舞,《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曲乐独奏曲,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1 二月里来 2 小步舞曲 3 牧羊姑娘 4 加沃特舞曲 5 乡村舞曲 7 新疆舞曲 8 G大调小步舞曲 9 回旋曲 10 春之歌 11 单簧管波尔卡 12 苏北调变奏曲 13 幻想曲 14 迎新春舞曲 15 引子、主题与变奏 16 引子、主题与变奏 17 “茶花女”幻想 18韦伯的两个协奏曲 19草原歌声
都很好、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