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歌手大全 歌手大全
sacrum_sacrum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2024-09-05 人已围观
简介1.神圣罗马帝国是怎么一回事?2.骨盆英语3.什么是左枕横位?主题:胎位缩写(转贴)胎位为先露部的代表在产妇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顶先露的代表骨为枕骨(occipital,缩写为O);臀先露的代表骨为骶骨(sacrum,缩写为S);面先露的为下颏骨(mentum,缩写为M);肩先露的代表骨为肩胛骨(scapula,缩写为Sc)。胎位的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1、代表
1.神圣罗马帝国是怎么一回事?
2.骨盆英语
3.什么是左枕横位?
主题:胎位缩写(转贴)胎位为先露部的代表在产妇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顶先露的代表骨为枕骨(occipital,缩写为O);臀先露的代表骨为骶骨(sacrum,缩写为S);面先露的为下颏骨(mentum,缩写为M);肩先露的代表骨为肩胛骨(scapula,缩写为Sc)。胎位的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2、代表骨名称,如顶先露为“枕”,即“O”,臀先露为“骶”,即“S”,面先露为“颏”,即“M”,肩先露为“肩”,即“Sc”;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后或横。例如顶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LOA),为最常见之胎位。各胎位缩写如下:顶先露有六种胎位:左枕前(LOA) 左枕横(LOT) 左枕后(LOP) 右枕前(ROA) 右枕横(ROT) 右枕后(ROP)臀先露有六种胎位:左骶前(LSA) 左骶横(LST) 左骶后(LSP) 右骶前(RSA) 右骶横(RST) 右骶后(RSP)面先露有六种胎位:左颏前(LMA) 左颏横(LMT) 左颏后(LMP) 右颏前(RMA) 右颏横(RMT) 右颏后(RMP)肩先露有四种胎位:
神圣罗马帝国是怎么一回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长强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骨骶穴的定位 9 骨骶穴的取法 10 骨骶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骨骶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骨骶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骨骶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骨骶穴研究进展 16.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 16.2 对心脏的影响 16.3 用于针麻 16.4 治疗经闭 16.5 治疗婴幼儿腹泻 16.6 治疗肛裂 16.7 治疗痔疮 16.8 治疗癫痫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骨骶 1 拼音
gǔ dǐ
2 英文参考sacral bone
sacr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ángqiáng GVl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骨骶为经穴别名,即长强。[1]。出《神灸经纶》。
穴位 长强 汉语拼音 Changqiang 罗马拼音 Changchiang 美国英译名 Long Stro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 日本 1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 富耶氏 IVG1 德国 LG1 英国 Gv1 美国 Go1
长强为经穴名(Chángqiáng GV1[2],DU1[3])。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备急千金要方》作长疆[4]。别名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5],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6]》),脊骶端(《针灸学》(南京))。属督脉[2]。长强是督脉的络穴,少阴所结;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之会[2]。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2]。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4 长强穴的别名穷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橛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气之阴郄(《针灸甲乙经》),胸之阴郄(《西方子明堂灸经》),气郄(《针灸大全》),尾骨(《千金翼方》),尾翠骨(《太平圣惠方》),尾闾(《古今医统大全》),骶上(《太平圣惠方》),骶端[5],骨骶(《类经图翼》),龟尾(《太平圣惠方》),龙虎(《经穴纂要》),尾蛆骨(《人镜经》),骶骨(《人镜经》),曹溪路(《卫生宝鉴》),三分闾(《卫生宝鉴》),河车路(《卫生宝鉴》),朝天岭(《经穴纂要》云出《卫生宝鉴》),上天梯(《卫生宝鉴》),尾骨下穴(《针灸穴名解[6]》),脊骶端(《针灸学》(南京))。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6 穴名解长为短之对,强为弱之对,脊柱长而强韧,此穴在其下,故名长强[2]。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强,有强盛意。督脉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强劲端长,而长于阳,为全身之所寄托。长强为纯阳初始,又为督脉之络穴,其气强盛。杨上善曰:“督脉诸阳脉长,其气强盛,穴居其处,故曰长强也。”如长而不强,则困顿难支,长而过强,则脊强反折,二症皆可取用矣。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养生家调运任督,以意导气,起自尾闾,循脊骨,上百会,下龈交,衔接任脉,下颐循胸,至脐腹以抵会阴,复合于督脉。由本穴循背上行,即庄子所谓“缘督以为经”也。如此升降轮会,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名长强。[6]
7 所属部位尾端[7]
8 骨骶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长强穴在尾骨下,当尾骨端与 *** 连线的中点处[8]。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与 *** 连线之中点处,跪伏位取穴[4]。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2]。
长强穴在督脉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肌肉)
长强穴在尾端的位置(骨骼)
9 骨骶穴的取法跪伏或胸膝位,于尾骨尖与 *** 连线之中点取穴。
长强穴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 *** 连线的中点处。跪伏位或胸膝位取穴[2]。
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下端与 *** 之间的凹陷处取穴[9]。
10 骨骶穴穴位解剖长强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 *** 神经的分支,肛神经, *** 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肛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2]。
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 *** 外括约肌深部→肛提肌[10]。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肛神经皮支( *** 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肛神经肌支和肛动脉( *** 内动脉分支)分布[10]。
布有尾骨神经后支, *** 神经;以及 *** 动、静脉分支[4]。
11 骨骶穴的功效与作用长强穴具有解痉止痛,调畅通淋的功效。
长强穴有通任督,调肠腑作用[2]。
长强穴为督脉首穴,督脉挟脊而行,为诸阳脉之长,“入属于脑”,故既可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前阴、肛肠及腰骶病,又能治疗神志病[11]。
长强穴有宁神镇痉,通便消痔之功。主治癫狂,痫疾,脊强反折,泄泻痢疾。人体气息之出入,血液之流行,饮食便溺之交替,凡诸新陈代谢,均在循环运行之中。无论寐寤,其运行变化均无休止,所谓营卫之行,无顷刻止者也。[6]
12 骨骶穴主治病证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脊强,瘛疭,小儿囟陷,腰脊部疼痛,尾骶部疼痛,痔疮,遗尿,腹泻,泄泻,癔症,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呕血,疝气,癫狂痫,洞泻,大小便难,癔病,腰神经痛等。
长强穴主要用于前后二阴及神志疾患等:如女阴瘙痒;阴囊、前列腺炎、遗精、阳痿;小便黄闭;痔疾、脱肛、肠炎、痢疾、便秘、便血;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脊强瘈疭、小儿囟陷、腰脊及尾骶部疼痛等[2]。
长强穴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4]。
长强穴主治痔疾,脱肛,便血,泄泻,痢疾,便秘;癫痫,癔症,瘛疭;癃闭,淋证,小便难, *** 湿痒;腰痛,尾骶骨痛;呕血,遗精,阳痿,疝气[9]。
长强穴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10]。
长强穴主治痔疾,便血,洞泻,大小便难, *** 湿痒,尾骶骨疼痛 ,癫痫,癔病,腰神经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10]。
先进针至皮下,再与骶骨平行斜向刺入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 *** 和尾骶部,有时针感沿督脉向上传至腰部[9][2][4]。
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9]。
注意:针刺长强时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10]。
13.2 灸法可灸[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一般不灸[9][10]。
14 骨骶穴的配伍长强穴配承山灸有清热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痔疾[2]、便结。治久痔[9]。
长强穴配百会、气海治脱肛[2]。
长强配百会,有通调督脉,益气升阳的作用,主治脱肛,头昏。
长强穴配腰奇治癫痫[2]。
长强配小肠俞,有行气通腑,分清泌浊的作用。治大小便难[9]、淋症。
长强配身柱,有行气通督的作用。治小儿惊痫[9]。
长强配百会、脐中,治脱肛[9]。
长强配命门,治赤白痢[9]。
长强配大肠俞、承山、百会,治脱肛[9]。
15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黄帝内经灵枢·癫狂》: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针灸甲乙经》:痉反折,心痛,气短,尻濇,小便黄闭,长强主之。腰痛上寒,实则脊急强,长强主之。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厚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小儿惊痫,瘛疭脊强,互相引,长强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风下血,久痔瘘,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难,头重,洞泄,五淋,疳蚀下部,小儿囟陷,惊痫,瘛疭,呕血,惊恐失精,瞻视不正。
《针灸聚英》:足少阴、少阳结会,督脉别走任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入三分,抽针以太痛为度……灸然不及针。
《类经图翼》: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
《席弘赋》:大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针。
《玉龙歌》:九般痔疾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 *** 大痛穴为真。
16 骨骶穴研究进展 16.1 对肠蠕动的调整作用针刺家兔的“长强”,对原来结肠紧张度低下者大多可使之亢进,而对结肠紧张度增高者则可使之减弱[9]。
针刺家兔“长强”,能调整结肠运动,使实验性结肠低紧张度者内压升高,高紧张度者内压降低[2]。
16.2 对心脏的影响给狗以轻度的氟烷,然后针刺长强,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和每搏输出量,降低心率和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9]。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狗的长强穴,捻针时可明显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出量,降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减低外周阻力[6]。
16.3 用于针麻据报道:长强、水分穴针麻用于多种妇产科手术,有效率高达%[2]。
16.4 治疗经闭取长强,刺1寸,用强 *** ,泻法,留针2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16.5 治疗婴幼儿腹泻取长强,刺5~8分,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左右出针,每日1次。
16.6 治疗肛裂长强穴埋肠线。
16.7 治疗痔疮长强配承山,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
16.8 治疗癫痫骨盆英语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 Heiliges R?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语: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从罗马帝国到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世纪,就有凯尔特人在莱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们也被古罗马人称为高卢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国、比利时、义大利一带,被称为高卢。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苏之后、罗马帝国后来的国家元首凯撒率军征服高卢,使之成为帝国新的一部分。公元3世纪后,帝国势力开始衰退。
而在公元前5世纪,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也居住著另外一些部落,他们被古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后来,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莱茵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被罗马人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
公元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於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地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兰克族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到公元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统一了今法国、德国、低地国家、瑞士、北义大利、奥地利西部、西班牙东北角的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
凡尔登条约与三分帝国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分全国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长孙洛塔尔(795年—855年)承袭皇帝称号,并领有自莱茵河下游以南、经罗纳河流域,至义大利中部地区的疆域,称为中法兰克王国。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称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为东法兰克王国。另一个弟弟秃头查理则领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这些基本上是后来义大利、德国和法国三国的雏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时候的9世纪早期,於5世纪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等部落的后裔也在不列颠岛上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萨克森王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宗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年~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公元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公元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哈布斯堡王朝时的帝国徽章自奥托一世由教宗加冕以来,每一位德意志国王都希望获得皇帝名号。在萨克森与法兰克尼亚两朝,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并时常因主教叙任权问题与教宗发生冲突。然而随著德意志各诸侯离心倾向的加剧,皇帝的地位不断下降。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以后,皇帝实际由选侯选举产生,形同虚设。十六世纪时哈布斯堡王朝试图重振皇权的努力,也因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而作罢。
法国大革命与帝国覆亡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处决,再加上共和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义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义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於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义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义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历史学家的两种说法
有人认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著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那时的帝国应该叫做法兰克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列表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欧洲中世纪时的一个王公头衔。严格地说,持续到近代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全名应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其皇帝头衔始於奥托一世;但是在帝王世系的正式排列中,通常是将查理曼时代的历代皇帝也包括在内。加洛林王朝的诸位皇帝,其正式称号是罗马人民的皇帝,均是由教宗加冕赋予。因此这个头衔也可看作是一个义大利王公头衔,而且往往与义大利国王相等价。但是联系到伟大的古罗马帝国,也就使这些皇帝的头上环绕著泛欧洲统治者的光辉。由奥托一世所创建的帝国,其皇帝称号虽然也来自於教宗,但其本质却是德意志民族的国家,皇帝通过征服义大利来取得「罗马皇帝」的合法性。帝国的所谓选帝侯,其直接选举的当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实际即是德意志国王),而非皇帝。因此,并非每一位德意志统治者都可以成为皇帝,只有进军义大利,接受教宗加冕的强者,才可获得这一殊荣。当哈布斯堡家族垄断王位之后,选帝侯的实际作用几乎消失,而皇帝也不再需要教宗加冕,於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乃成为奥地利-德意志君主的一般称号。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皇帝列表
皇帝名号 加冕日期 加冕地点 加冕者
加洛林王朝
查理一世 800年12月25日 罗马 良三世,教宗
路易一世 816年 兰斯 斯德望五世,教宗
洛泰尔一世 823年4月5日 罗马 帕斯卡尔一世,教宗
路易二世 872年5月18日 罗马 艾德里安二世,教宗
查理二世 875年12月25日或12月29日 罗马 若望八世,教宗
查理三世 881年2月9日之前 ? 若望八世,教宗
斯波莱托家族
圭多 891年2月21日 罗马 斯德望六世,教宗
兰贝托 892年4月 帕维亚 福尔摩塞,教宗
加洛林王朝
阿努尔夫 896年 罗马 福尔摩塞,教宗
路易三世 901年2月 罗马 本笃四世,教宗
贝伦加尔一世 915年1月 罗马 若望十世,教宗
萨克森王朝
奥托一世 962年2月2日 罗马 若望十二世,教宗
奥托二世 967年12月25日 罗马 若望十三世,教宗
奥托三世 996年5月21日 罗马 额我略五世,教宗
亨利二世 1014年2月14日 罗马 本笃八世,教宗
法兰克尼亚王朝
康拉德二世 1027年3月26日 罗马 若望十九世,教宗
亨利三世 1046年12月25日 罗马 克莱孟二世,教宗
亨利四世 1084年 罗马 克莱孟三世,敌对教宗
亨利五世 1111年4月13日 罗马 帕斯卡尔二世,教宗
苏普林堡家族
洛泰尔二世 1133年6月4日 罗马 依诺增爵二世,教宗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一世 1155年6月18日 罗马 艾德里安四世,教宗
亨利六世 1191年4月15日 罗马 塞莱斯廷三世,教宗
韦尔夫王朝
奥托四世 1209年10月4日 罗马 依诺增爵三世,教宗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二世 1220年11月22日 罗马 霍诺留斯三世,教宗
卢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 1312年6月29日 罗马 克莱孟五世,教宗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四世 1328年1月17日 罗马 斯齐亚拉·科伦纳,罗马元老
卢森堡王朝
查理四世 1355年4月5日 罗马 依诺增爵六世,教宗
西吉斯孟 1433年5月31日 罗马 尤金四世,教宗
哈布斯堡王朝
腓特烈三世 1452年3月18日 罗马 尼各老五世,教宗
马克西米连一世 — — —
查理五世 1530年2月24日 博洛尼亚 克莱孟七世,教宗
斐迪南一世 — — —
马克西米连二世 — — —
鲁道夫二世 — — —
马提亚斯 — — —
斐迪南二世 — — —
斐迪南三世 — — —
利奥波德一世 — — —
约瑟夫一世 — — —
查理六世 — — —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查理七世 — — —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弗朗茨一世 — — —
约瑟夫二世 — — —
利奥波德二世 — — —
弗朗茨二世 — — —
什么是左枕横位?
骨盆在英语中称为 "pelvis",它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骨盆位于腰部以下,支撑并保护着人体内脏器官,同时也是人体的运动中心之一。
骨盆是人体的核心部位,它不仅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承载着人体的运动和平衡。因此,骨盆对于身体的健康和运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骨盆的基本结构,还有一些与骨盆相关的术语需要了解,比如:
Pelvic floor:骨盆底部,由肌肉和结缔组织构成,支撑着盆腔内的脏器。
Sacrum:骶骨,位于骨盆的中央,连接着脊柱和骨盆。
Coccyx:尾骨,位于骶骨的末端,也是骨盆的一部分。
总之,骨盆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与身体的运动和平衡密切相关,需要我们重视保护和锻炼。
参考如下:胎位为先露部的代表在产妇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顶先露的代表骨为枕骨(occipital,缩写为O);臀先露的代表骨为骶骨(sacrum,缩写为S);面先露的为下颏骨(mentum,缩写为M);肩先露的代表骨为肩胛骨(scapula,缩写为Sc)。
胎位的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2、代表骨名称,如顶先露为“枕”,即“O”,臀先露为“骶”,即“S”,面先露为“颏”,即“M”,肩先露为“肩”,即“Sc”;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后或横。例如顶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LOA),为最常见之胎位。
各胎位缩写如下:
顶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枕前(LOA)左枕横(LOT)左枕后(LOP)右枕前(ROA)右枕横(ROT)右枕后(ROP)
臀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骶前(LSA)左骶横(LST)左骶后(LSP)右骶前(RSA)右骶横(RST)右骶后(RSP)
面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颏前(LMA)左颏横(LMT)左颏后(LMP)右颏前(RMA)右颏横(RMT)右颏后(RMP)
肩先露有四种胎位:
左肩前(LScA)左肩后(LScP)右肩前(RScA)右肩后(RScP) 添加评论(0)◆◆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上一篇:_last love